蓝云茶叶网
首页 > 茶的工艺 > 中华茶艺的分类

中华茶艺的分类

目前茶文化界对于茶艺的分类比较混乱,有以人为主体分为宫廷茶艺、文士茶艺、宗教茶艺、民俗茶艺,有以茶为主体分为乌龙茶艺、绿茶茶艺、红茶茶艺、花茶茶艺……,还有以地区划分为某地茶艺,甚至还有以个人命名的某氏茶艺,不一而足。茶艺是饮茶艺术,岂可以人、以地区分类?难道有的茶艺专供表演?有的茶艺只能待客?事实上茶艺是两者兼而有之。不同的茶类、同类的不同种茶可以有相同的饮法,又岂能以茶来命名茶艺?至于某氏茶艺,非茶茶艺更是荒诞不经。

笔者非常赞同陈文华先生的观点:如果我们承认茶艺就是茶叶的冲泡技艺和饮茶的艺术的话,那么以冲泡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应该是较为科学的。[14]笔者也曾指出: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,饮茶法有煮、煎、点、泡四类,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、点茶发、泡茶法。依茶艺而言,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、点茶道、泡茶道三种形式。[15]茶艺的分类标准首先应依据习茶法,茶道亦如此。依习茶法,中国古代形成了煎茶道、点茶道、泡茶道。日本在吸收中国茶道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文化形成了抹茶道、煎茶道两大类,两类均流传至今,且流派众多。但中国的煎茶道亡于南宋中期,点茶道亡于明朝后期,仅有形成于明朝中期的泡茶道流传至今。从历史上看,中华茶艺则有煎茶茶艺、点茶茶艺、泡茶茶艺三大类。

茶艺分类标准第二应依据主泡饮茶具来分类。在泡茶茶艺中,又因使用泡茶茶具的不同而分为壶泡法和杯泡法两大类。壶泡法是在茶壶中泡茶,然后分斟到茶杯中饮用;杯泡法是直接在茶杯中泡茶并饮用,明代人称之为撮泡,撮茶入杯而泡。清代以来,从壶泡法茶艺又分化出专属冲泡青茶的工夫茶艺,杯泡法茶艺又可细分为盖杯泡法茶艺和玻璃杯泡法茶艺。工夫茶艺原特指冲泡青茶的茶艺,当代茶人又借鉴工夫茶具和泡法来冲泡非青茶类的茶,故另称之为工夫法茶艺,以与工夫茶艺相区别。这样,泡茶茶艺可分为工夫茶艺、壶泡茶艺、盖杯泡茶艺、玻璃杯泡茶艺、工夫法茶艺五类。若算上少数民族和某些地方的饮茶习俗--民俗茶艺,则当代茶艺可分为工夫茶艺、壶泡茶艺、盖杯泡茶艺、玻璃杯泡茶艺、工夫法茶艺、民俗茶艺六类。民俗茶艺的情况特殊,方法不一,多属调饮,实难作为一类,这里姑且将其单列。

在当代的六类茶艺中,工夫茶艺又可分为武夷工夫茶艺、武夷变式工夫茶艺、工夫茶艺、变式工夫茶艺,武夷工夫茶艺是指源于武夷山的青茶小壶单杯泡法茶艺,武夷变式茶艺是指用盖杯代替茶壶的单杯泡法茶艺,工夫茶艺是指小壶双杯泡法茶艺,变式工夫茶艺是指用盖杯代替茶壶的双杯泡法茶艺;壶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壶泡茶艺、红茶壶泡茶艺等;盖杯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盖杯泡茶艺、红茶盖杯泡茶艺、花茶盖杯泡茶艺等;玻璃杯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玻璃杯泡茶艺、黄茶玻璃杯泡茶艺等;工夫法茶艺又可分为绿茶工夫法茶艺、红茶工夫法茶艺、花茶工夫法茶艺等;民俗茶艺则有四川的盖碗茶、江浙的薰豆茶、江西修水的菊花茶、云南白族的三道茶等。中华茶艺的分类可用图示如下: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茶的工艺 浙江闻堰镇给茶...
昨天,闻堰镇老虎洞茶场的茶农们在28亩“龙井43”良种茶园里盖上了两层塑料薄膜,给茶树保暖过冬。有保暖设施的茶园,不仅能安全过冬,还能在来年早产新茶,经济...
茶的工艺 浙序 袋泡茶 ...
这个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验丰富的茶艺师傅进行把控,以确保最终的桂花乌龙茶口感鲜爽、香气浓郁、回甘持久。每个茶厂可能有一些微小的差异,但总体上这是...
茶的工艺 泡茶端茶接茶的礼仪
泡茶并不是简单的倒杯开水,不是随意丢几片茶叶就算是泡茶了。泡茶还包含了如何泡茶、端茶、接茶等多重礼节,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品,同时也能反映出主客间的一...
茶的工艺 武夷岩茶茶艺基...
武夷岩茶茶艺基本步骤:一共分为10个步骤 第一道 恭请上座 请客人到上位,主人或侍茶者沏茶、把壶泡茶、斟茶待客。 第二道孟臣沐霖 即烫洗茶壶。孟臣是明代紫...

强力推荐